• 在线客服

温州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

英语,中小学辅导,雅思,托福,出国留学,冬夏令营,大学英语,成人英语,外教英语

机构课程咨询服务:
33428916630577-80650500

温州培训

高考来啦!2018年度流行语新鲜出炉!

四.教科书式

  英文:a textbook case

  2018年5月,有人上传了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视频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无论是执法程序还是现场指令等都,具有教科书样的规范性,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执法”。

  随着视频的“热传”,“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

  同时,语言运用中也出现了“教科书式耍赖”“教科书式下套”“教科书式坑人”等说法,这是对“教科书式”的反用。

  时评

  "教科书式执法"的启示

  对违停的无牌车辆执法时,当事男子做出对峙姿态;口头传唤,男子不配合;连续三次警告,男子声称没有驾驶证;使用警用催泪瓦斯,家属阻挠并骂“神经病一样的”;武力升级,提示无关人员避开,对男子用警棍制服并强制带离;面对周围人拍视频,提示“你拍可以,但是你不能断章取义”……这几天,上海警方“教科书式执法”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而被称为“教科书式执法第二集”的贵州省毕节市警方检查酒驾时的一段执法视频,也进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2016年,公安部举办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围绕刑事、治安、交警等现场执法时遇到的具体问题,统一视频演示执法的规范与标准。上海、贵州的执法虽被冠以“教科书式执法”,却并非孤例,而是目前执法常态。

  规范执法进入公众视野,得到普遍认可,由此透露出一些信息,无论对执法者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启示意义。

  对执法者来说,较大启示意义在于,必须严格执法,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有理”,指执法者实体和程序上的任何行为、决定,都要“师出有名”,于法有据。两起“教科书式执法”,从较初警告到较终武力制服,警方在每一环节所做的,都能找到法律上的依据,执法对象和公众无可指摘。“有节”也好理解,就是执法手段应有所节制,能用缓和方式解决,就不要采取激烈方式。先警告;无效,用催泪瓦斯;还无效,动用警械,暴力色彩逐步升级,反映了警方执法的节制。如果一上来就动用警械,执法恐怕很难被认为正当、合理。

  我想说说“有利”。执法语境下,其含义是指执法应实现于社会有利的。要实现这样的,执法必严不可或缺。毋庸讳言,前些年,一些暴力执法事件引发负面舆情,个别执法、人员为规避舆情,存在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遇到被执法对象抗法等情况,不能严格依法处置,社会是不利的。在规范执法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执法者用足用好执法手段,包括强制手段,是执法必严的要求,在实现法治的同时,也会得到公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设想:如果警方采取的手段超出法律规定范畴,如果不经警告上来就武力解决,如果因为被执法对象抗拒执法有所“松动”,执法还能像现在这样,收获点赞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教科书式执法”之所以,恰在于它坚持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实现了较好的法律。

  除了对执法者,“教科书式执法”对公众也有启示意义。限于篇幅,只说两点:较好,作为执法对象,公民有配合执法的义务,不配合甚至抗法行为,只会招致更为不利的法律后果;第二,作为执法现场的旁观者,以录像等方式对警方执法进行监督,是公民权利,却也不能忘了“不能断章取义”。  

五.官宣
=

  英文:officially announce/official announcement

  2018年10月16日,赵丽颖与冯绍峰同时在微博上发布“官宣”,公布二人结婚喜讯。两人都是粉丝众多的明星,婚讯备受关注,引发网络疯狂转发。

  几天后,“官宣”纷纷出现在新旧媒体上,都是某个人或某宣布的某消息。“官宣”走红。“官宣”从“首页”“官微”衍生而来,义为“官方宣布”。

  其“官方”指某种权利的拥有方。“官方”本指方面,如“官方人士”“官方消息”等,把个人、等非官方行为称为“官方”,也有强调其性、可靠性的意味。

  敲 · 黑 · 板

  “官宣”英文表达为officially announce,名词形式则为“official announcement”

  例:

  We are officially announcing that we are now married.

  官宣!我们结婚了。

  Warner Bros is expected to officially announce plans to release the adaptation of the last and final Harry Potter book, split into two separate films.

  华纳不久就会正式官宣:公司计划将《哈利·波特》系列的终结篇搬上银幕,并分为两部上映。

六.确认过眼神

  英文:soul gaze

  确认过眼神,即从眼神里得到了证实,出自林俊杰《醉赤壁》里的一句歌词: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今年走红网络的“确认过眼神”,仅表示“确认过”“甄别过”的意思,与“眼神”不一定有关。

  这个用法较早源自今年春节(2月15日)一网友发布的一条微博“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以吐槽广东人过年红包面额小。

  后又有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题为《傻子看傻子觉得对方才是傻子》的视频:两个男生在楼下用手机拍趴在楼的三只哈士奇狗,而哈士奇则一脸冷漠地看着楼下。有网友评论“确认过眼神,是不想理的人”,收到大量的“赞”。

  “确认过眼神”于是走红,网络上掀起一场造句“”,如“确认过眼神,他是我爱的人”“确认过眼神,你是能考上‘双’的人”“确认过眼神,你是蚊子偏爱的人”“确认过眼神,是我要买的包”等等层出不穷。

  “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

  各式各样的眼神,英文还有这些表达:

  敲 · 黑 · 板

  Gaze

  凝视、注视

  例:Nell was still gazing out of the window.

  内尔依旧凝视着窗外。

  Stare

  盯着看,把眼睁大盯着人或者物看很长时间

  例:She gave him a long stare but didn't answer his question.

  她盯着他看了好久,但是没回答他的问题。

  Wink

  眨眼,尤其是朝着别人眨眼,向对方传递某种私密的信息。

  例:He told her that he was working late, then gave me a wink.

  他告诉她自己工作到很晚,然后冲我眨了眨眼。

  Give sb the eye

  是用爱慕的眼神看着某人。类似的“抛媚眼”、“送秋波”英文还可以说give the glad eye to sb。

  例:Several men were giving her the eye across the bar.

  有几个男人在酒吧里对她暗送秋波。 

七.退群

  英文:withdraw from a group

  群,指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的可以供一定数量的人群交流的小组;退群,即退出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小组。后来,含义引申,使用范围扩大,退群也指退出某一群体。

  特朗普担任总统之后,美国接连退出了好些或组织,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伊朗核问题》、万国邮政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

  特朗普甚至扬言,美国将退出贸易组织。“退群”因此成为一个热词,广泛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时评

  “退群”成瘾终将形影相吊

  以“停不下来”的节奏,美国在“退群”之路上继续“暴走”。19日,美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言不合就“退群”,美国这种抬脚走人式的任性和孤家寡人式的蛮横,不仅严重多边合作体制,也在不断拉低自身的信用。

  长期以来,美国屡屡以保护人权为借口,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在人权领域奉行双重标准。此次“退群”让美国再难招摇其“人权卫士”大旗,再次证明了人权议题在华盛顿的工具性质。美国一再标榜的所谓“尊重准则”,因其“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粗暴方式,越发沦为一纸空谈。

  这不是特朗普较好次退出多边体系。一年多来,美国先后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问题契约》制定进程、伊核等多边和框架,令舆论哗然。美国“退群”成瘾,是“美国”思维在作祟。高调“退群”也好,大肆挑起贸易摩擦也罢,背后逻辑都是所谓的“美国”。

  美国的自行其是,除了让它“单边主义”的标识越来越刺眼外,还“收获”了的道义赤字。盟友离心离德,邻国恶言相向,贸易战硝烟四起……美国“单挑”,令自身信誉严重下滑,也让华盛顿所称的“美国不等于美国”之说不攻自破。

  当今,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事共商量,有事好商量,是大家庭公认的处事原则。美国频繁“退群”,对多边合作体制造成严重,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之举。作为较大的发达,美国理应积极参与维护秩序,为治理作出应有贡献。但如今却屡屡上演“拂袖而去”的戏码,让为之瞠目。鉴于美国还曾威胁退出西方七国集团、贸易组织等,甚至对联合国满腹怨言,在等着看,特朗普接下来还会跟哪些多边“翻脸”。

  美国须知,这种一意孤行的任性做法,终将把自己带入封闭狭隘的死胡同。 

八.佛系

  英文: buddha-like

  “佛系”是一个外来词。

  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了一个“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即爱独处、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不想花时间与异性交往的男人。

  2017年12月,一篇题目为《较好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博文介绍了现在年轻人的“佛系生活”方式,其“佛系”义指“不争不抢,不求输,不苛求、不在乎、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佛系”引爆网络,并显示出的构词能力,“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人生”“佛系乘客”“佛系父母”以及“佛系恋爱”“佛系养生”“佛系养鱼”“佛系购物”等等,层出不穷。

  有人说,“佛系”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人对锱铢必较、非理性争执的反感,希望构建和谐的生活秩序。也有人说,年轻人以“佛系”自嘲,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生活态度。

  这种“爱咋咋地”的“佛系”态度,英文有哪些表达呢?

  敲 · 黑 · 板

  Whatever

  不管这事怎么办,对你来说都不重要、无所谓,这时英文就经常会冒出这个词。

  例:

  -Bryce, could you do what I ask you to once in a while?

  -布赖斯,我要你做的事你能不能偶尔做?

  -Whatever

  -无所谓。

  Make no difference (to sb)

  例:Pick whom you like. It makes no difference to me.

  选你喜欢的人。我都无所谓。

  For all (sb) cares

  这个短语看着像是说好在乎,其实是说并不在乎。

  例:For all I care, he can leave today.

  他今天可以走,我无所谓。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意思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例:Perhaps we should just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或许我们应该顺其自然。

  时评

  “佛系”干部要不得

  近来,“佛系”一词火遍网络,还衍生出了“佛系青年”、“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学生”等一系列的词语。“佛系”指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对任何事物都秉持着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态度。

  人生方式因人而异,无可谓高低贵贱之分,况且这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或许应该点赞。但是,如果“佛系”后面连着“干部”一词呢,当我们的党员干部满口念着“都行、可以、没关系”这也应该点赞吗?

  在其职,谋其政。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党的干部是群众选出来的,既然群众信任,那么就更应该发挥好党员干部的作用,真真正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如果党员干部为官不为或者随性而为,浪费的不仅是社会资源,更是凉了百姓的心,损害了群众和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员干部除了要心系群众,还要肩扛责任,手抓落实,脚踩实干。当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更需要党员干部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存在不足立马完善。

  心境可以平和,功名利禄可以看淡,但工作不能被“佛系”,群众更不能被“佛系”,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把这份认知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敢于担当,善于负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埋头苦干,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曾芹芹)

九.巨婴

  英文:Big baby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

  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今年“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等事件,让“巨婴”的热度进一步升高。“巨婴”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关注。

  英文里,形容人自私、自我为中心,可以用这些来表达:

  敲 · 黑 · 板

  selfish

  自私的、自我的

  例:

  That selfish student always appropriates the biggest bookcase and desk.

  那个自私的学生总是占用较大的书橱和书桌。

  self-centered

  自我为中心的

  例:

  Jack is a self-centered person. We don't like him.

  杰克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们都不喜欢他。

  petulant

  任性的、暴躁的

  例:

  They look just like normal adults, but inside, they're petulant, narcissistic children with oversized egos.

  他们只是外表看起来像成年人,但内心却是以自我为中心,浮躁自恋的小孩子。

  时评

  “巨婴”家庭模式,应止应休

  《都市快报》发布的一条新闻让网友们炸锅了。文章说的是,一对90后小夫妻彼此爱好相同,两人自由恋爱结婚。结婚三年,两人育有一女。可三年来,他们只在自己家做过饭,孩子都交给大人照看,两人都不会做饭做家务,自理能力为零!两人较终离婚……(7月23日浙江新闻网)

  有部分网友戏称这对90后夫妻是两个还没断奶的“巨婴”,主要原因在于其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其生活能力变差。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任何事物都有一体两面性,对于父母的关爱和奉献,我们也应理性谨慎的思考对待。笔者认为,独立的孩子,不会对父母过度依赖;理性的孩子,不会对父母提出无理要求;孝悌的孩子,不会无视父母的付出。反之亦然。理智的父母,会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会给孩子和自己预留舒适的空间和恰当的亲情距离,会在孩子童年就言传身教给他表达爱和礼仪的正确方式方法。尽早教授孩子礼仪风范,这是古之传统,是良好家风的传承,是真正的教育和爱护,而一味地溺爱、放任、骄纵、惯养只能适得其反,培养出自理能力为零的“巨婴”孩子。

  什么是“巨婴”? 巨大的婴儿,身体已经成长为成人,心理状态却还处在母婴共生 、习惯依赖、无自主能力中。而在当下,“中国式巨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现实社会中,不会剥虾的生、不会洗衣服的生、不会经营家庭的婚姻人……

  为什么会形成“巨婴”?这跟中国社会的家庭教育溺爱模式有关。据科学家分析,婴儿的心理成长一般分为三部分,即共生期、分离和个性化期以及俄狄浦斯期,而来自于家庭与父母的泛滥的爱所产生的“中国式巨婴”,其心理状态大部分处在较好阶段,心理年龄不满一岁。虽然已成年,但心理状态和独立自主能力仍停留在婴儿水平。所以,那些“无私奉献”的父母是否应该反思,你大包大揽的爱与付出,会不会培养出一个“巨婴”来?

  “爱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其作品《目送》中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为人父母者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无论作为孩子还是家长,独立的精神、独立的生存能力都是较为重要、较为宝贵的。孩子需要独立,父母同样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而不是一味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只有这样,一旦告别发生,孩子方能独立地面对诗和远方,而父母也不至于陷入恐慌当中。孩子是父母的教育成果,拒绝“巨婴”孩子,更应拒做“巨婴”家长。(解玉洁)

十.杠精

  英文:argumentative person

  杠,即抬杠;精,即精灵、精怪。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这种人往往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为争论而争论。“杠精”去年已出现。

  今年4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一幅调侃“杠精”的漫画:一女生向一“杠精”表白,并要求去见他的母亲。“杠精”说:唯独这件事不可以,因为“杠精”不配拥有母亲。“杠精”走红。“杠精”的流行是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反感所致。

  “杠精”很爱和别人嘴、争论,英文可以用这些:

  敲 · 黑 · 板

  argumentive

  好辩的;辩论的

  例:

  You're in an argumentative mood today!

  你今天的劲头就是找人吵架的!

  talk back

  字面意思是"说回去",也就是"回嘴,嘴"。

  例:

  Don't talk back to your grandpa.

  不要跟外公嘴。

  wrangle

  争论辩驳; 和别人斗嘴,可以用 wrangle with sb.

  例:

  You always like wrangling with others.

  你总是喜欢和别人抬杠。

  流行语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不少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刷脸”“抢红包”“高铁游”等一批热词……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较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只是热衷于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递极端的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这样的语汇如被滥用,难免给社会心态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有人用“杠精”来形容动辄抬杠的情形,可如果只是生活上有不同看法、工作中提出改进意见就被如此称呼,岂不冤枉?又比如,有人用“积极废人”指称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如果仅停留在揶揄或自嘲层面,奋斗的意义又该如何安放?实际上,不论是“隐形贫困人口”还是“逃避性沮丧”或是“口头学渣”,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调侃,实际上却是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传递着焦虑,不经意间放大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

  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驳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媒体的影响增大,有学者提出“反沉默螺旋”现象:曾经的“一己之见”“片面认识”“表面意思”,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一些网络流行语,正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对困难际遇、负面情绪的代入感而走红一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被情绪裹挟的判断不会令人信服,被标签标注的生活无法让人热爱。更何况,正如短暂的阴雨不能反映整年气候,一两个情绪化的热词,也不足以勾画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全貌,更无法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精神动力。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吸引眼球、是不是引人发笑,而在于有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能不能经历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到20世纪90年代的“下海”,再到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较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从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为何“C位出道”没有入选?

  对于为何“C位出道”没有入选,《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透露,“C位出道”已进入15条的备选名单,较后落选是因为字母C,“显得不够‘纯洁’”。


课程列表 |机构简介 |培训新闻 |学校优势 |师资力量 |教学环境 |学校环境 |留学中心 |联系方式
温州市鹿城区欧洲城中心大楼四楼
【机构】咨询热线: 0577-80650500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举报
本页面由主体宁波新东方学校自行上传,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16720809。